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宁波:深化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 正文

宁波:深化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

2025-07-06 04:52:06 来源:心惊胆颤网 作者:百科 点击:250次

宁波:深化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

深化基层治理,宁波离不开有效监督。深化数字数字时代,基层监督如何提高基层监督效能,化改是宁波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迫切问题。

去年以来,深化数字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基层监督将数字化手段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化改以智能精准监督破解治理短板。宁波

“黄墩社区林家经济合作社等多个村社,深化数字出现单人累计一年做工超过三百工的基层监督现象。”近日,化改一条预警信息被发送到宁海县纪委监委工作专班成员的宁波手机上。收到平台预警信息后,深化数字当地纪委监委随即开展调查摸底,基层监督发现村级临时用工存在虚报、优亲厚友等问题,在迅速整改的同时举一反三,及时推动乡镇(街道)党(工)委出台通知,进一步规范村级临时用工管理。

如此精准高效的监督背后是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数字化运行平台。宁波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基层监督数字化运行平台推广部署方案》《宁波市基层监督数字化运行平台建设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督促推动各区(县、市)纪委监委以数字化改革助力监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层治理。

作为全市最先开始试点的两个区(县),海曙区强化统筹协调,压紧压实大数据中心、农业农村局、政务服务办、各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全力推进试点任务;宁海县先后多次召开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工作部署会、全县现场会等,组织实施方案推进。

在海曙、宁海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市纪委监委推动其他8个区(县、市)同步开展数据梳理等前期准备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分工和时间节点要求,高质高效落实相关工作。

截至目前,平台已归集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及各村(社)基层公权力运行关键数据,共有注册用户3.6万个、运行数据32.73万条、阳光公开信息12万条,群众访问量约90万次。

“村里现金流动频繁,村会计权力空间大,村干部容易盯上‘钱袋子’,动起‘歪脑筋’。”海曙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辖区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及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案件占56.1%,造成了村集体经济的严重损失。

为此,海曙区通过应用平台自定义开发了资金监管模块,打通了全区179个行政村村务卡的银行数据接口,实现每一笔村级财务支出的时间地点、具体类目和金额数据实时在线查询。有效避免了事后审批和“白条入账”现象,提高了财务支付的透明度。

“这样的特色流程打造,让宁波的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更有生命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过程中,宁波市纪检监察系统积极探索“浙江省纪委监委统建+基层实践”的改革实践新路径,各区(县、市)纪检监察机关因地制宜加入特色流程,进一步对模板内容进行丰富。

宁海县结合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对村级工程、资产资源功能模块等流程再造,实现对村务运行的动态数字化主动监管。鄞州充分运用已有的清廉指数模型,将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结果与镇(街道)清廉指数相挂钩,倒逼镇(街道)公职人员高效规范行使公权力。奉化在其中嵌入“信访直通车”,并由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负责清零,使群众反映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同时,宁波市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还横向打通了与农业农村局、财政、政务服务办、国资中心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实现基层监督力量多跨协同。

“潘某某明明是企业股东,为何还能领取临时补助?”2021年12月,鄞州区纪委监委收到一条“红色预警”,随即交由街道纪工委开展调查核实。

经查,潘某某家中遭遇火灾后申请获得了一笔临时补助,但其本身并不符合补助领取条件。核实后,3000元补助金第一时间被予以追回,并由街道纪工委对资料审核把关不严的工作人员开展了提醒谈话。

如此隐蔽问题得以发现,正得益于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的数字碰撞分析功能,潘某某的相关信息与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信息碰撞分析后,原本隐藏的问题被一键暴露,大大提升了监督质效。

平台精准高效的问题反应机制,也让百姓获得了更多实惠。不久前,宁海县黄坛镇纪委查看智慧系统时发现,联溪村的集体厂房出租项目已经到期,镇纪委立即约村主职干部谈话,随后村干部组织对该厂房重新招投标,最终招标价位为每年18万余元,比之前增加了2.5万余元,按租期10年计算,可为村里增加25万余元的收入。

宁波市还依托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构建起群众诉求办理的闭环系统。目前“监督一点通”累计接收群众诉求12386条,纪检监察系统处置6864条,反馈11558条,满意率99.41%。(宁波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李文峰)

作者:娱乐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