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时尚 >>正文

环境部:将指导地方科学制定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方案

时尚9188人已围观

简介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邱启文就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相关问题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不同流域、海域排污口呈现不同的特点。比如,长江 ...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4月2日,环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指导制定治方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邱启文就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相关问题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地方不同流域、科学口排海域排污口呈现不同的入河入海特点。比如,排污长江入河排污口呈现“四多四少”的查整特点,即下游多、环境上游少,指导制定治方支流多、地方干流少,科学口排混排多、入河入海收集少,排污盲区多、查整规范少。环境渤海入海排污口呈现“一多一广、两强一弱”的特点,即排污口数量多、分布广,“两强”即季节性强、间歇性强,有的可能冬天排、有的可能夏天排,有的可能汛期排、有的间歇性排。“一弱”就是基础建设弱。

邱启文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针对不同流域、海域排污口的特点,指导地方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有序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2019年起,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省市相继启动了长江、渤海和黄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邱启文介绍说,前期通过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核查的工作方式,坚持“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应用了一些高科技,也下足了笨功夫,因为每一个都是到现场徒步核查,摸清了长江、渤海等试点地区的排污口底数。其中,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60292个,渤海入海排污口18886个,相比各地及各有关部门此前掌握的数量分别增长了30倍和25倍。

这一数字是什么概念?邱启文说,在2019年开展排查整治之前,对于长江来说,只有1973个排污口,这次排查翻了30倍。渤海也是一样的,过去掌握不到800个排污口,现在排查以后增长了25倍,达到18000多个。同时,黄河的排查整治现在还在进行中,完成了黄河上游和重要支流大概17000个排污口的排查,底数摸清以后,就为科学整治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在前期排查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制定印发排污口监测工作要点等规范性文件,组织各地实施水质监测和溯源,及时掌握污水排放状况和来源。截至2021年底,长江、渤海排污口监测工作基本完成,溯源任务完成8成以上,一些涉及污水管网混接、错接、漏接等难点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在持续推进。

按照“一口一策、一抓到底”的原则,生态环境部已经推动长江、渤海和黄河试点地区全面完成排污口命名编码和树标立牌,全面实施排污口“户籍”管理,帮扶各地建设了100多个整治示范工程,出台了三级排查、命名编码等技术标准,指导各地开展整治工作。在整治工作中,立行立改解决了8000多个污水直排、乱排的问题。

邱启文表示,通过这几年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流域、海域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有数据作为印证。到2020年底,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体,2021年持续保持了Ⅱ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渤海近岸海域Ⅰ、Ⅱ类水质比例比2018年增加了16.9个百分点。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