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环境监测市场规模近540亿元
探索45人已围观
简介作者: 章轲“生态环境部始终注重培育、壮大、规范社会监测机构队伍,但同时也必须对环境质量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惩。”4日上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四 ...
作者: 章轲
“生态环境部始终注重培育、环境壮大、监测近亿规范社会监测机构队伍,市场但同时也必须对环境质量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惩。规模”4日上午,环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监测近亿
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市场“第四届生态环境监测高端论坛”上,蒋火华提醒在场的规模监测企业负责人:监测数据真实准确是红线也是底线,社会监测机构绝不能在数据上动歪脑筋,环境更不能弄虚作假。监测近亿
“监测产业为管理而生,市场因服务而强。规模”蒋火华介绍,环境“十三五”以来,监测近亿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市场营收实现翻倍式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监测装备制造业、监测运维行业、检测机构行业等三大行业市场规模近540亿元。监测社会化市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根据2021年12月印发的《“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下称《规划》),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质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得到有效保证。
《规划》同时称,目前,监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基础能力还存在诸多短板和挑战,一些新兴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测支撑薄弱甚至空白,亟须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而其中,监测数据造假是对行业本身伤害最大。蒋火华分析说,其中一个主要动机是“政绩观错位”,主要表现在大气和水等环境质量监测领域。
论坛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也表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保产业受疫情影响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越是在这个重要的关头,越要增强自我道德和法律的免疫力,牢牢守住道德和法治的底线。
Tags:
相关文章
部分中小银行信用减值,非标资产受困
探索摘 要非标业务一旦出险,则很难处置,原因在于:底层融资人和项目信用资质通常偏差;复杂的交易结构以及错综的法律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处置难度文|陈洪杰在非标投资不良上升、风险管理存在缺陷以及资本补充压 ...
【探索】
阅读更多中国银联报告:支付产业保持稳步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
探索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魏倩)8月24日,中国银联发布《卡产业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该报告认为,2021年疫情的反复变化对市场发展构成压力,但国内经济活动总体保持积极恢复态势。以银行卡为 ...
【探索】
阅读更多大悦城地产:附属同意向借款人提供不超过3.8亿元的股东贷款
探索大悦城地产8月24日晚间在港交所公告,2022年8月24日交易时段后),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北京享晟置业与借款人订立贷款协议,据此,北京享晟置业同意根据贷款协议的条款及条件无息向借款人提供不超过人民币 ...
【探索】
阅读更多